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样例 > 正文

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现状

2014年11月09日 论文检测样例 ⁄ 共 198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826 views 次

维普论文检测11月9日检测样例:

2.2.2 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现状

  1.       快速消费品行业高速增长,热点突出

我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是经济复苏后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动、宏观政策鼓励、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行业竞争市场化水平增强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迅速发展,包括日化、休闲食品、饮料、酒等多个细分市场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我国零售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趋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4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商品零售总额20.9万亿元。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购买快速消费品人均支出上升了10%,如此同时,全年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规模增长了14%。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诚如品牌并不仅仅在一、二线城市获得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尚未完全开发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也同样表现不俗。在我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中,酒、乳业和日化产业发展最为迅猛。

2. 快速消费品市场消费仍然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我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除具有产品品类细分多样性的特点之外,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明显。从中国快速消费市场的整体格局来看,南北差距、内陆与沿海市场差距较大,从快速消费品的档次到偏好,乃至流通渠道均不相同。东部发达地区依旧是我国零售市场的主体,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发展态势良好,西部地区稳步开发,开发潜力巨大。 鉴于这多变的市场需求,对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积极推动品牌化建设

 快速消费品行业难以实现产品技术和功能上的差别的特性下,品牌形象的建立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80多种主要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中,销售前十位的品牌平均市场占有率为66.3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大量外商看中我国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低成本优势,大肆进军国内市场。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中,有六个品牌的市场增长明显来源于新兴市场,它们是可口可乐、高露洁、多芬、美极、雀巢和百事。这些跨国快速消费品企业依靠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大量挤占国内市场份额。我国民族品牌如康师傅、蒙牛、双汇、王老吉和光明,影响力往往局限于本地。近年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精确定位产品、增加广告投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王老吉销售情况在1995-2002年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02年销售收入仅1亿多元人民币。2002年,王老吉在品牌旋床上重新定位为“不上火喝王老吉”,使其销售从2002年的1.8亿元逐步递增到2009年的12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领导品牌。目前,快速消费品制造商面临着维持市场地位和高速成长的双重挑战,扩大消费者规模并提高忠诚度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针对现有消费者购买需求以及竞争品牌的优劣势做更深度的分析,寻找适合的增长机会。

  1. 外资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优势地位

快速消费行业集中程度正在不断加大,行业并购也将逐步升级。一些快速消费品制造商通过收购当地品牌来实现全球市场增长。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内,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并购可谓应接不暇。中粮捷报频传,收购蒙牛股份、保宁醋等民营企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光明强势向海外出击,屡败屡战,并购步伐从未停止;日化行业硝烟四起,本土品牌在宝洁、强生、科蒂等国际日化巨头全面围剿下步履维艰。快速消费品行业业内大规模的整合不断,并购潮风起云涌,重量级并购层出不穷,超大规模型的企业将逐步出现,中国快速消费行业或将终结诸侯割据的时代。

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最早对外放开的产业之一,世界的日化巨头已把中国日化行业作为其市场战略版图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以宝洁、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外资日化企业悄然登陆中国,对本土的日化企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根据中国快速消费品网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本土日化行业被跨国公司逐渐拉大了差距,国外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目前已超过70%,占据的销售份额超过90%。一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纷纷成为外资企业的囊中之物。在过去10年里,宝洁收购了浪奇、熊猫;联合利华收购了美加净;汉高收购海鸥;欧莱雅收购了小护士;拜尔斯道夫并购丝宝日化;大宝被强生收入旗下。2011年1月,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与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科蒂集团正式宣布双方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中国又一中低端日化品牌被外资纳入麾下。目前一线城市的化妆品专柜当中,已经很难找到国货的踪影,曾经被外资收购的一些国产化妆品品牌,也已经悉数退出历史舞台,国产化妆品的行业几乎已经面临全线覆没。我国4000家化妆品企业仅仅控制着大陆10%的市场,其余都被外资控制,一场有关于化妆品的阻击战和保卫战正在硝烟弥漫。

维普论文检测系统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http://www.cqvip.org.cn/wp/1194.html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