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样例 > 正文

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

2014年10月17日 论文检测样例 ⁄ 共 165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748 views 次

维普论文检测10月17日检测样例:

二.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

(一)背光纹饰

佛像雕塑背光是佛像背后的光圈式装饰图案,一般出现在佛像的身后或头部。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圆形的头部背光,即头光;另一种是圆形的头部背光,外套椭圆形的背部光环,两部分组合而成,即身光。佛像雕塑背光是佛教造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数为圆形,象征着崇佛之人追求圆满、圆通、圆润,而上面的火焰纹、飞天纹、网目纹、植物纹等装饰纹样,不仅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元素,更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背光是佛“三十二相①”中“眉间白毫②”和“长光一丈相”的体现,是佛本体的一部分,可以说从不单独出现。

辽代彩塑佛像的背光装饰主要有:网目纹、火焰纹和飞天纹,其中网目纹是辽代彩塑特有的一种纹饰,是辽代的风格特征。

网目纹,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三身佛的背光,其内饰网目纹,外侧是纹络粗犷的火焰纹。在薄伽教藏殿内,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网目纹,如圆形的、菱形的、三角形。流线形的线条,钩织的像网一样,像水泛起的波纹,一圈一圈;设色以红色勾线,以黑色和墨绿色填色,制作精美。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佛像头光(图三),分为两部分外为镂空火焰纹,内部为两层相反的波纹,组成“S”形,增加了动感。他与辽代典型的网目纹有相同之处,唐代为单行线重复,而辽代为对称式线形图案重复;唐代线图弧度小,而辽代线条弧度大,(图四)我们据此可以推测,辽代的网目纹以唐代的波纹状头光为雏形,后受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形成。

火焰纹,火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开始对火产生崇拜,把火作为图腾,当神供养,火在这个时期被简单化、抽象化并且融入了人类的生活,甚至有“印人谓火能运送供物于神前,乃神人之媒介,一切祭典中皆不可缺火③”之说。人们用火焰绘制佛光,动感强烈,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不仅能够体现出佛的高大和威严,同时用火的描绘说明佛法无边。走进薄伽教藏殿,我们可以发现三尊大佛身后背光的外圈都有冉冉的火焰。在四大菩萨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和解救苦难的地藏菩萨在民间知名度略高于其他菩萨,深受人民的爱戴,工匠们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在他们的身后也绘上了火焰纹,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身旁的胁侍菩萨头部也绘有火焰纹背光。佛像的背光从身后的背光火焰纹到头部的背光火焰纹,再到头顶的火焰纹逐级增加,采用镂空的形式表现出来,形象更加生动,如同燃烧的火焰把佛像烘托的更加神圣。火焰纹在很多时期多广泛的运用,他在佛教中代表着光明和宏大,北魏云冈石窟有多种多样的火焰纹,多刻在头光内部和背光外沿,每层的形态都不相同,它表现了早期佛教火焰纹的朴拙。火焰纹到了隋唐时期比较少见,至唐代晚期时,与周边民族的频繁交流,火焰纹逐渐被莲花纹、团纹以植物为主的其它图案所代替。

(二)头冠纹饰

菩萨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普度众生的人物。古印度时期菩萨最初表现为男子形象,传入中国后,菩萨形象逐渐发展为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并且在菩萨身上配饰以更加丰富华丽的装饰品,菩萨的头顶也装饰上了不同花纹、不同形状的宝冠。宝冠多以各种花纹图案组成而成,所以又称为“华蔓冠”。薄伽教藏殿所雕菩萨头顶宝冠既高大又华丽,主要表现形式有蔓草拥团莲的缠枝纹冠、如意云纹冠等。无论是哪种纹饰的宝冠,都是由中间部分(头顶正中央)及两侧部分三部分组成,呈三角尖状样式。

缠枝纹宝冠。缠枝纹,又称“蔓草纹”、“唐卷草”、“卷草纹”,是一种由蔓草为基础结合花蕾、叶子形成枝繁叶茂、婉转丰美的传统装饰纹样,意味着 “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缠枝纹是薄伽教藏殿中菩萨头冠装饰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缠枝纹与别样的纹饰组成不同的头冠纹饰,有“缠枝莲花冠”“缠枝牡丹冠”。缠枝纹在很早时期就开始流行,以其回旋缠绕的形式、明确生动的表达出世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随着人们对吉祥、安定和谐的强烈需要,缠枝纹的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也在不断的变化,用以寄希望与神的庇佑,以庇佑自己能够得到生存和幸福,正是人们这种意识的形成,带有祈福意义的纹样开始出现。

维普论文检测系统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https://www.cqvip.org.cn/wp/1054.html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