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检测样例 > 正文

大学生入伍热潮产生的背景

2014年11月01日 论文检测样例 ⁄ 共 162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阅读 811 views 次

维普论文检测11月1日检测样例:

2009年冬季征兵,是大规模征集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人伍的第一年,即有13万的大学生应征人伍[1]。士兵是军队的基础,义务兵是士兵的重要成分。如果每年都征集十多万大学生人伍,几年后,大学生士兵将占义务兵的较大比例。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军队的兵员素质、知识结构,为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掀开了崭新的篇章。我军历史上曾经有过3次知识分子大规模入伍,带来的都是部队建设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在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带来延安文化建设的一次飞跃。第二次是解放后不久。国家动员数万名大学生进军队,改善部队官兵的文化构成,这又是一次官兵文化素质的提升。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1980年开始,我军有计划、大批量地召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二十一世纪,军队的现代化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从2001年2000余名大学生入伍,到2009年13万大学生进军营,带来了一波大学生入伍热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大学生入伍热潮产生的背景

(一)新形势下现代化部队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兵员。

随着知识与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军队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具有关联性复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机械化武器装备,成为我国军队建设与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具备相当文化素质与专业水平的人员,才能娴熟驾驭并使现代军备充分发挥其效能,有效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由于传统的参军入伍政策中对兵员年龄等要求的限制,适龄兵员恰恰与高校在读学生年龄阶段相同,又因为高校教育资源和条件较好;学生毕业后自主选择机会较多,发展空间相对广阔,形成了对同一年龄阶段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适龄青年的弧大吸引力,造成部队兵员征集只能。淘汰选拔”的状况,义务兵选择的空间与范围相对狭窄,选拔进入部队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不能满足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效扩大义务兵征集范围;提高兵员素质和知识水平

(二)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调整变化,促使国家调整了兵源征集的重点对象

  我国高校自1999年起开始大规模扩招,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招到2011年的675万,全国高考升学率已经超过75 %。很显然,经过高校选拔后,过去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征集对象的应征人伍工作面临兵员持续减少的困境[2]。新中国成立以来兵员征集的主体是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002年调整为以初中、高中毕业生为征集主体,2006年调整为以高中、大专为征集主体,2008年调整为以大专、本科为征集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的提高,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兵员,大学生应征人伍是优化兵员结构、提高兵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从现实发展状况来说,随着高校人学率递增,地方适龄待业青年减少,解决“征兵荒”问题,征集目标应向在校学生倾斜从实际现状来看,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入人心和贯彻到位,青少年人口增长率近年来呈放缓趋势,而随着普通高校扩招,民办高校热潮,青少年高等学校人学率逐渐增加。符合兵役登记的适龄青少年中,大部分均进入各类高等院校就读,地方社会青年逐渐减少。这种现状会长时间存在,渐趋增强。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就显得尤为必要。可见,无论是国家需要还是现实发展,大学生士兵的数量将会逐年增加,并逐渐成为征集的重点,成为军队建设的主体力量。

(三)各类媒体的介入及运用,积极引导有志青年投身军营

新时期参军热,首先得益于大众传媒的宣传效应。近年来,随着视觉媒体的广泛流行,军事题材的新闻资源也日渐丰富,并开始全方位进入人们的日常视野,无形中拉近的普通民众与部队的距离,使全社会得以更真切的了解部队这个特殊对象 ,感知军人使命之神圣 、奉献之伟大、职责之光荣、形象之崇高 。社会传媒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拥军氛围,也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社会青年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

维普论文检测系统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https://www.cqvip.org.cn/wp/1142.html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


×